日期融资变动融资余额11月22日-255.90万2876.28万11月21日372.17万3132.18万11月20日70.78万2760.01万11月19日-179.89万2689.22万11月18日-211.51万2869.11万
近日,浙江永贵电器(300351)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永贵电器”或“公司”)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公告。公告称,公司计划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,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.8亿元。此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连接器智能化及超充产业升级项目、华东基地产业建设项目、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。
上回梳理到明代之前的书法,这次继续——
明代书法
明代文人崇尚帖学书风。明代早期洪武至成化年间的书坛,以宋克、宋广、宋璲、陈璧、张弼的草书最为著名;当时由于中书舍人一职要求擅长书法,涌现出以沈度、沈粲为代表的“台阁体”(又称馆阁体)书家群,规模庞大。
首先是宋克的草书唐宋人诗卷,他是吴县人,“北郭十友”之一。工小楷,擅章草。此系访友人徐彦明时所书,杂录唐宋诗歌数首,用笔爽健,圆劲自如。书于至正二十年(1360),时年三十四岁。
之后是刘珏的草书七言诗轴,他是苏州人,官至山西按察佥事。擅书画,楷、行,师赵孟頫与李邕。此录明杨基《雪中再登黄鹤楼》,用笔劲峭灵动。书于成化二年(1466),时年五十七岁。
展开剩余93%最后是张弼的草书送吴仲玉诗轴,他是上海奉贤人,工书,草书尤佳,师张旭、怀素,有“颠张复出”之誉。此系其《送陕西吴宪副仲玉守备洮岷诗》,用笔虚和,流转妍秀。
明代中期,以沈周、祝允明、文徵明、王宠等为首的吴门书派崛起,形成了以苏州为中心,延及昆山、常熟、松江、嘉定、嘉兴等地追求雅趣的书风。
首先是文徵明的行书寿华君序轴,他和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一起被誉为吴门四才子。文徵明对各种书体都擅长,尤长于小楷。此系自书《寿华君序》,行笔苍润,秀雅清俊。书于嘉靖十年(1531),时年六十二岁。
不常见到的陈淳草书岑参诗轴,陈淳就是青藤白阳里的白阳,苏州人,以写意花鸟闻名,书学米芾,与祝允明、文徵明、王宠人称“吴门书派四家”。书录唐代岑参《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》,用笔遒劲,气势磅礴。
边上是祝允明的长卷草书前后赤壁赋卷。祝允明就是祝枝山,他的书法当时被誉为“国朝第一”,各体皆精,尤长于狂草。此录苏轼《前后赤壁赋》,用笔纵逸,以欹侧取势,多出奇趣。系其晚年代表作。
还有王宠的草书古诗十九首卷,也是幅长卷。王宠也是苏州人。工书法,擅行、草,尤长于小楷。书录汉乐府《古诗十九首》,用笔遒逸,结体雍容凝练,气度闲雅。书于嘉靖六年(1527),时年三十四岁。
这部分还有幅陈献章的草书七言绝句轴。他是广东新会人,明代心学奠基者。工书、擅行、草,尤以束茅书著名。此系自书所作七绝、用笔豪放纵逸,结体奇横开张。
明代后期,董其昌博采众长,发展出生秀古拙的风格,影响深远;张瑞图、黄道周、倪元璐等书家异军突起,艺术个性强烈,史称“奇崛书风”。
董其昌是上海人,擅书,工正、行、草。这次展出了他比较少见的大字长卷——行书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,行书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。此卷用笔沉厚,苍劲浑古。书于崇祯三年(1630),时年七十六岁,为其大字代表作。
米芾后人米万钟的行书王勃诗轴,他是陕西人。行草得米芾之家法,与董其昌齐名,时有“南董北米”之誉。此书王勃《郊园即事》、笔法圆融,温润清秀。
张瑞图的行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轴。他是福建晋江人,官至礼部尚书。工书画,笔法奇逸,于钟、王外独辟蹊径。此作用笔苍厚,沉着古茂。书于天启七年(1627),时年五十八岁。
晚明的傅山以丑书著称,他是太原人,擅长医学、书画,也是武侠小说中傅青主的原型。明亡后,傅山退隐山林,潜心学术与书画。这幅草书杜甫诗轴写的是杜甫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》之一。
清代书法
清代是书法史上一个重要发展时期。清初书法延续明代书风,康熙、乾隆时期,由于帝王偏爱董其昌、赵孟頫书体,当时帖学书法占据主流,以翁方纲、刘墉、梁同书、王文治,也就是书法上的清四家为代表。
首先登场的是八大山人朱耷的行书宋人旧闻等册,看起来有点像硬笔书法。朱耷是明宗室后人,清初四僧之一,此册书录《宋人旧闻》、《寄答庐陵赵年翁品砚》,并节临王羲之《兰亭序》、褚遂良《雁塔圣教序》等。书于康熙三十二年(1693),时年六十八岁。
然后来看清四家。
清四家中的刘墉是山东诸城人,大家可能对宰相刘罗锅这个别称更加熟悉。他是清代帖学书法家代表之一。这幅行书苏轼游汤泉诗轴,录东坡游庐山汤泉时与僧人唱和所作绝句,书法体丰骨劲,浑厚敦实。
翁方纲是北京大兴人。工书,精鉴藏,擅金石考据。其书取法欧、虞,谨守法度,力肖古人。这幅行书七言诗轴,用笔含蓄圆厚,结体严谨匀称,时见跳荡之姿。书于嘉庆六年(1801),时年六十九岁。
还有王文治的行书黄庭坚帖轴。他是江苏丹徒人,乾隆二十五年探花。书学笪重光、董其昌,上溯赵孟頫、王羲之,中年后又习张即之。此轴节录黄庭坚《跋自所书与宗室景道》,用墨淡润而神采奕奕。
最后是梁同书的行书论谷神一章轴。他是杭州人,大学士梁诗正之子。此轴用笔纯熟,结字饱满。书于乾隆六十年(1795),时年七十三岁。至此杠杆股票什么意思?,清四家的作品集结完毕。
展厅里还有扬州八怪以及其他书家的作品。
扬州八怪中的金农书法字体独树一帜。他是杭州人,寓居扬州。擅诗文,工书画,精篆刻,富收藏,笃好金石碑版。这幅隶书乐府诗轴,用笔圆厚爽利,活泼纵肆,气息与简牍书合。
八怪中以画竹闻名的郑燮,郑板桥,书法也很擅长,自创“六分半书”。这幅行书与宾谷等论文卷,信笔挥洒,书于乾隆十三年(1748),时年五十六岁。“宾谷”为江昱(1706-1775),“于九”为江恂(1709-1786)。
南京人郑簠秉承家学,以行医为业,终身未仕。擅隶书,早年学宋珏,后搜集古刻碑拓,取法汉碑三十余年。这幅隶书浣溪沙词轴,书于康熙二十七年(1688),时年六十七岁。
最后是张照的行书临王虞帖轴。他是上海松江人,曾任刑部尚书。擅书画、诗文,书学董其昌,上溯颜真卿、米芾,书风遒美苍秀。较之原帖,“信”字后脱四字。
清代中叶乾隆、嘉庆时代盛行金石考据之学,传世碑版器物上的文字成为书家新的取法对象,碑派书法兴起,引发出新的技法与审美追求,邓石如、伊秉绶等人开创新风。至阮元、包世臣、何绍基等人大力提倡学习碑版,将碑派书法推向顶峰。
接下来一连几幅碑派书法,首先是黄易的隶书临石门颂轴。他是杭州人,工诗文,擅金石考据,精篆刻,为“西泠八家”之一。此轴并无《石门颂》原碑苍劲舒展之感,而以方整端庄、温润丰厚的面貌呈现,系其意临之作。
接下来是伊秉绶的隶书七言联。他是福建宁化人,方便面的别称伊面的创始人,擅长诗、书、画、印。此联用笔简练,结体饱满。书于嘉庆十八年(1813),时年六十岁。
清末,康有为撰写《广艺舟双楫》总结碑学,赵之谦、吴昌硕、沈曾植等书家熔铸碑帖文字,兼顾雄强与婉约,开创出崭新的艺术风貌。
绍兴人赵之谦与与任伯年、吴昌硕并称“清末三大画家”,是当时著名的书画、篆刻家。这次展出了他的楷书急就篇,行笔丰腴,苍劲朴茂。书于同治四年(1865),时年三十七岁。
和赵之谦并称的吴昌硕是浙江安吉人,长期寓居上海。他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,擅书画,精篆刻。这幅篆书临石鼓文轴,临《石鼓文》第一鼓,笔势苍劲雄浑。书于一九一七年,时年七十四岁。
沈曾植是嘉兴人,官至安徽布政史。擅书,碑、帖并治,用笔杂糅汉隶、章草、北碑。这幅行书王维诗轴,写有唐王维《终南山》,体势飞动朴茂。书于一九二二年,时年七十三岁。
杨守敬是晚清著名的地理学家、金石学家。工书,诸体兼善,碑帖并重,师法汉唐魏碑。这幅行书王维诗轴,录唐王维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》,为其晚年佳作。杨守敬对日本书坛影响颇大,他把中国的诸多书法拓片带到日本,推动了日本碑学发展。
清代部分最后是康有为的草书节录焦氏易林轴。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,晚清重要政治家、思想家。推崇汉魏六朝碑学,。此作节录西汉焦延寿《易林》,笔法跳越,气势开张。
近现代书法
民国初期,书家承接晚清碑学大势,将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深化。同时也开始反思,调和帖学与碑学,如李瑞清、曾熙等。甲骨、汉简、敦煌文献的发现,为书法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借鉴。
现代部分开头,康有为不远处就是他学生梁启超的行书赠克刚语轴。他是广东新会人,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、思想家。此作用笔沉着稳健,圆转外拓。
学者罗振玉是甲骨文“四堂”之一。他祖籍上虞,对古文字颇有研究,擅篆书,工甲骨文及金文。这次展出的篆书小臣宅敦铭轴,是他临摹家藏小臣宅簋(今藏中国国家博物馆)铭文的作品,结体谨严,笔力遒劲。
还有李瑞清的楷书八言联。他是江西南昌人,善书画,工篆隶。此作取法《郑文公碑》宽博雄浑。书于一九一九年,时年五十三岁。
二十世纪,艺术领域发生剧变,书法展览、教育、出版日益发达,为传统书法注入了新生机。李叔同等人组织书画社团,发行刊物开风气之先;于右任编纂《标准草书》,提倡草书的标准化;沈尹默、白蕉等人掀起了一场回归“二王”的帖学运动;潘天寿、沙孟海等在院校建立首个书法篆刻专业,开中国书法高等教育之先河。
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楷书左太冲五言句联。李叔同生于天津,祖籍平湖,擅书,工篆隶。早年多法魏碑,晚年自成一体,冲淡朴野。此联节录西晋左思《招隐》,用笔朴拙浑沦。书于一九一二年,时年三十三岁。
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,陕西三原人,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。工楷、行、草,倡导“标准草书”。这幅草书五言联,笔力雄强深厚,以魏碑之法作草,气势磅礴。书于一九五〇年,时年七十二岁。
湖州人沈尹默和于右任并称“南沈北于”。这幅行书录大珠慧海禅师语轴,书唐代高僧大珠慧海语录,秀逸舒朗,雅正平和。
和齐白石齐名的黄宾虹也能书擅画。他祖籍安徽歙县,生于浙江金华。这幅篆书七言联金石气息浓厚,有稚拙之趣,书于一九四三年,作者时年七十九岁。
最后是潘天寿的行书论画轴。他是浙江宁海人。国画家、教育家。得吴昌硕指授。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、浙江美术学院院长。此录画论一则,用笔斩钉截铁,遒劲峻利。书于一九四七年,时年五十一岁。
至此,已经跟随上博东馆中国历代书法馆的藏品,回顾了一遍中国书法史。
发布于:上海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