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中登公司数据显示,春雪食品股东质押比例占总股本0.73%,位居两市第2155位。数据显示,春雪食品股东共质押146.60万股,分为3笔,其中无限售股146.60万股,质押总市值1108.30万元。这一低质押比例显示了春雪食品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稳健的经营策略,为投资者提供了信心。
丽
州
清
风
|
永康传统勤廉故事
展开剩余90%晚明西南的封疆大吏程正谊
(程朱昌)
永康程姓始祖名叫程楷。原名是程锴,安徽槐塘村人,为人很有学问,原为宋朝宰相程元凤后裔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登进士后,由监察御史升湖广廉访司副使。奉敕平云南寇,因被诬戍湖南辰州,后避地武义太仓岩。元延祐七年(1320年)转迁永康,居衙后巷,改名锴为楷,为永康程氏始祖,后析居橙麓、岩下街、上呈、独松、文楼等地。
据道光戊申《永康程氏宗谱》统计,中进士5名,举人19名,贡士15名,例贡8名,郡县庠生157名,簪缨不断。在永康城内原学前有程文德“榜眼坊”,程銈、程文德“父子进士坊”,原县衙正门前有程文德“天官坊”,在独松有程銈“总宪第”,程文德“翰林学士尚书坊”和“尚书第”,在金华郡府有文恭公祠。在文楼村有程正谊“大京兆第”,在派溪村有程梓、程正谊家庙“象贤祠”,在方岩山顶程梓墓前有“乡贤祠”。
花开两朵,各表一枝。
程正谊(1534年—1612年),字叔明,号居左,文楼村人,明隆庆五年(1571年)举进士,初授武昌司理,后升刑部主事。再升云南副宪,补蜀臬、参广西,又任四川左辖,后升顺天府尹。他一生清风坦荡,光明磊落,颇有传奇色彩,史称循吏。
明正德十五年(1520年),永康程氏七世孙程镖,邑庠生,例授七品散官。他对尊祖睦族之事非常热心,“修祠墓,葺谱系,翼家规,胥劳焉。”他带领程氏族众把宗族的意志转化成了《家规二十条》,共2178个字。“家规既成,每月朔一举,并正旦团拜,一年十二会……家承高读家规,子孙肃容听之。”程正谊年少时代,从家规中就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,所以他走上仕途后做到下面几点。
——能文,能武,能官,能民。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。丰功伟绩,光耀千古,实为历史能臣。
——敢想,敢说,敢做,敢为。视公侯如粪土,置百姓于心头,救万民于水火,布恩泽于社稷,实为千古之贤臣。
——不贪,不占,不拿,不取。廉洁奉公,两袖清风,心如明月,高山仰止,苦心经营,为一方百姓,积银数万,而己不取一文,实为千古之廉臣。
文楼大京兆第
一、初生牛犊不怕虎
明万历三年(1575年),程正谊授武昌司理。
他上任时,武昌城极不安定,盗匪横行,杀人越货时有发生,城内建筑散乱,没有城墙可作防守。据说原来武昌的官吏,也想兴工筑城,但一次次都受制于乡绅权要,因此一直没有把城筑起来。
程正谊到任后,为了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,他亲自勘查,把修建武昌城墙作为第一要务来办。真可谓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。程正谊面对一些豪绅的反对,毅然担任了筑城总指挥。他不怕艰难,不怕威胁,不怕辛苦,又善于筹划,只用两年时间,便在武昌建成五城。武昌城有了屏障,盗贼不敢再猖獗,社会也开始安定。
二、诚心收服土知府
明万历十一年(1583年),程正谊擢升云南副宪。
当时云南者乐、威远、车里、八百等处,都是土府土司少数民族聚居地,他们时服时叛。尤其是西南元江,幅员千里,那里的土知府名叫那鉴,坐拥象马数十万,是当地最强的地方武装,经常作乱,边境十分不安。云南布政徐波石,好谈理学,曾骤然带兵围剿进入元江。那鉴派出他的象马兵,逆战于境上,将徐波石人众践踏成灰,骨骸无踪。
程正谊到任后,那鉴已老死,土知府由其儿子那恕继任。那恕也心怀疑虑,因此也叛服无常。程正谊权衡轻重之后,为了减少伤亡,决定以诚待之,招抚那恕。一方面,他招兵买马,操练军事;另一方面,对那恕晓以天朝仁政,劝那恕要忠于朝廷,要为国家效力。这样未及半年,那恕便被说服了。
有一天,那恕领着30多位元江人,求见程正谊。那恕一行小帽青袍,衣装一式,跪了一地。程正谊说:“元江之人,亦吾百姓子,快快请起。”他又问:“哪个是那恕?”那恕连忙抬头说:“我便是!”程正谊在堂上以严词责罚那恕久不效忠,接着又以温词柔怀,最后要求他怀德知恩,改正错误。当时,那恕面赤如血,汗流如雨,叩头不敢仰视。
次日,那恕临行,程正谊取库银四十两、牛八头、酒八十坛……赏那恕部下。此时,那恕等人欢声雷动,谢恩而出。从此,那恕部下不再作乱,秋毫无犯。
三、单骑赴会抚饥民
明万历十四年(1586年),程正谊升任广西布政司左参政。
那时靖江王刚死,少数民族群聚为乱,势不可制。程正谊到任后,马上采取措施,一是把守街巷,步步作栅,严防死守,一面又广发告示,向叛乱者晓谕朝廷威德,捉住叛乱者不打不杀,经过教育愿服者一律释放。通过恩威并用,瓦解了叛众,作乱者纷纷动容,不再闹事了,这样广西便安定下来了。
明万历二十年(1592年),程正谊升任河南按察司按察使。当时两河泛滥,饥民黄江、曹祈南等聚众抢劫。中丞主张剿灭,而程正谊对中丞说:“饥民乌合之众,不得已也,杀之伤和,不如赈之以抚。”
怎么抚呢?当地的地方官惧怕叛乱者,没人敢和他们接触。而程正谊不带随从,单骑前往叛乱者的营地。他苦口婆心,不厌其烦地向饥民宣谕朝廷德意,饥民被他真情言词所感动,纷纷泣而复业。
大京兆第精美的砖雕
四、上疏陈情为民生
明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,程正谊升任四川左布政使。
那时京都要重修三座宫殿,派大批官员到四川采购木材,四川的楠木、杉木尽归官采。为采这些木材,四川每年耗费库银360万两,造成库银空虚,地方萧条,百姓断米无炊,民死过半,惨不忍睹。程正谊暗思,如果京城再派内臣采木,在重敛横征和峻法严刑之下,社会将乱。
为安定民心,稳定社会局面,程正谊一面尽力完成采木任务,采用“折算销算法”,使官无靡费,商无浮累,该让利于民则让利于民,合理法度,并昭告天下,以慰民情;一面又上书朝廷,陈述民生之苦和时势之艰,他形容蜀地譬如人之一身,病至九分,不可再添病了,恳请朝廷,念地方困穷,不要再派官员来采购木材。他曾写《怀蜀采木》诗,以记此事。
宫材十九泛四川,
不信皇穹雨露偏。
何日未央堪罢役,
巴江应已断人烟。
程正谊在四川当布政使时,凿山筑路千余里,还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。
五、献图献策平叛乱
明万历二十七年(1599年)六月,四川播州杨应龙作乱,前任官员虽抚了局而养虎遗患,使杨应龙更加骄狂。总督李某欲步前辙,他说:“剿而胜,不如抚而安。”而程正谊以为不可。李某曰:“蜀处偏地,欲集则无兵,已集则无饷,况贼奸诈而洞穴复杂又危险,谋不成而取败,我不要紧,你就不一样了。”
程正谊对李某的话一一作了答辩,最后他说:“国家安危为重,个人荣辱进退次之。”说完,献出一张《西蜀土夷考》详图。这是程正谊花了多年心血,遍访诸路险隘绘制而成的,道路、关口、村寨、江河、山峡、要塞、洞穴都标注得清清楚楚。程正谊指着图,示以进攻和防御的用兵之法,他调度精详,议论果断,李某听了后,跃然喜曰:“不谓今日得遇卧龙,何相见晚也!”于是,事无巨细,都向程正谊请教。过了两个月,军士粮饷都准备好了,方议进剿杨应龙。刚巧程正谊升迁大京兆尹的行文到了,李某依依送走程正谊。不久,李某依据程正谊的图说和计策进兵攻打杨应龙,大获全胜。
六、两袖清风归故里
程正谊治蜀期间,由于他宽严相济,体恤民情,举措得当,原来亏空的库银有了积累,竟达数万余。按惯例官吏调去时,此银可带走部分。但程正谊一分钱也没有拿。程正谊说:“古人有言,子孙多财,贤与愚皆有损,吾将贻此以备兵荒。”此举如程氏家规所言:“天地之间物各有主,苟非吾有一毫莫取。”
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,程正谊两袖清风,从长江坐船离蜀赴京,一路阅尽三峡风光,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”他一路轻松,但当舟行淮上时,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,蜀中贡扇之事已连累王公道增,刘公三才都被降职查办了。
原来这蜀中送到皇宫的扇子,每年都规定有上交数量。程正谊任布政使时,认为这进贡宫中之扇,都是赏玩之物,增加百姓负担,他认为此风不可长,更怕形成一种常例,有增无减。因此,他向有关部门下命令,贡扇不必做得太精致,免得一年比一年增加贡扇的数量。不料,现在主管的官员被查办了。程正谊已调离蜀地,此事本可不理,赴任顺天府尹就是了。但他没有这样做,正应了“存心务在忠厚”的家规,便在淮地连夜上书朝廷《陈情引罪恳宥僚官疏》,说明此事真相,把一切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,愿意接受处分。
程正谊到京后,朝廷不再复议此案,也没有加罪于他,但同意他告老还乡的请求。程正谊清风坦荡,急流勇退,飘然而归,享年79岁。
文楼程正谊墓
【原典】
1.凡为子者必孝其亲,为弟者必恭其兄,为妻者必敬其夫,患难相恤。
2.毋以富欺贫,毋以强凌弱,毋徇私以妨义,毋纵欲以废家。
3.父母劬劳恩同天地,人子事亲但当承颜顺志。
4.慎终追远人子大事。
5.士农工商各有定业,但循本分自足生涯。
6.国有严刑,家有明训。
7.天地之间物各有主,苟非吾有一毫莫取。
8.存心务在忠厚,居乡里贵于正直。
9.钱粮户役俱要及时输纳,毋得迟违自取公家拘拿,窘辱悔之何及。
10.择廉能子弟掌祀田租穀。
11.立簿籍纪某人有某功,某人有某过,昭示直书以为惩劝,有过者既有罚,有功者亦有赏。
12.立规之后,合族务要恪遵成规,毋得少有出入,如有违犯,家承以闻于监察。
(摘自《永康程氏宗谱·家规二十条》)好炒股配资平台
发布于:北京市